由于廢氣工況復雜,處理方法也多種多樣,導致根據不同的工況選用較為合適的處理工藝(單一或組合工藝)成為重要并困難的事情。本文從不同角度對廢氣處理工藝選擇進行分析。
1、按風量選擇
一般情況下,風量在1000Nm3/h以內的可采用吸附或冷凝回收法;風量在1000~100,000Nm3/h的可采用吸附法、生物法或燃燒法;風量在100,000Nm3/h以上的建議采用轉輪或活性炭濃縮后處理。
2、按濃度選擇
根據廢氣濃度分為低濃度、中等濃度和高濃,低濃度適合采用生物法、低溫等離子、光催化等丁中進,因為此幾種工藝在濃度較高時處理效率會下降;度藝等濃度廢氣適合采用活性炭吸附回收、熱力燃燒法,人處理裝置的廢氣濃度低于爆炸下限25%;能采用冷凝或直接燃燒(TO)。
3、按組分選擇
以水溶性組分為主可采用吸收法,但后端需設置分離或廢水處理設備;廢氣組分具有的經濟回收價值,易采用碳纖維或炭顆粒吸附一脫附回收法;組分沸點高,容易通過降低溫度冷凝回收的可考慮通過伶凝法回收部分組分;硫化氫、硫醇、硫醚等含硫化合物在濃度較低的情況下也存在較大的臭味,特別適合采用生物法;在廢氣組分特別復雜且去除率均要求較高時適宜采用熱力氧 化法。
組分中含有高沸點難脫附組分不易選用吸附一脫附回收法,會導致吸附劑難以,吸附效率下降很快,換頻繁;含有的可轉化酸的物質(如氯、氟、硫和鹵素)時不能采用RTO、Rco或co等熱力燃燒法,會有產生二嗯英問題,且對設備會造成嚴重的腐蝕或令催化劑中毒。當廢氣中含有微小顆?;蛴挽F時,需要在處理裝置前設置預處理設備,同時要對預處理設備經常維護和換。
4、按溫度選擇
由于溫度越高越不利于吸收或吸附(一般需低于40℃),高溫不適合采用吸收法或吸附法,如要采用,需經過降溫處理。
冷凝法是采用壓縮機制冷降溫,能耗較高,來氣溫度越低,越有利于后端制冷機組的節能,所以,來氣建議采用冷卻水或冷凍水降溫后進人后端制冷機組。生物法對廢氣的溫度敏感,溫度變化可能會導致大量生物死亡,故在溫度過高或溫度不穩定的情況下,不建議采用生物法。
適當的溫度對熱力燃燒工藝是有利的,能降低整體的能耗。但待處理廢氣的溫度在300℃以上時,是不適合采用蓄熱式系統(RTO)的,這是因為高溫的待處理廢氣會降低換向閥的性和壽命。另外,在高溫時,建造RTO的高成本也不足以抵消在節省燃料和電力消耗所帶來的好處。如果待處理廢氣的溫度超過500℃,采用蓄熱式系統(RTO)不如采用直燃式焚燒系統,因為在燃料消耗的差距太小,不足以抵消增加的熱回收器帶來的投資成本。
5、按濕度選擇
廢氣濕度越大越不利于吸附過程,所有進人炭顆粒、碳纖維或轉輪的廢氣濕度需在控制范圍內,進人轉輪的相對濕度一般需要控制在90%內。過大的濕度對采用熱力燃燒的能耗控制不利,故在濕度特別大的情況下,在選用吸附或熱力燃燒工藝時需特別注意。
6、按排放方式選擇
廢氣排放方式主要有兩種:連續排放和間歇排放。一般吸收法、吸附法、生物法、冷凝法均比較適合在連續狀態下運行,但短時間停止運行不會有太大影響。燃燒法較好連續運行,間歇運行的能耗高,不經濟。
7、其他
除了考慮以上因素外,還需結合設備運行性、可布置面積、公用條件(水、電、蒸氣、氮氣等)、投資、運行費用等情況綜合考慮。